体现历史学科特色的大学课堂
历史学院 湛晓白
今年是我留校任教以来第二次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了。与其他老师一样,自踏入高校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如何搞好教学这一基本考验。作为青年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能否讲好一门课,的确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尊严乃至内心的幸福感。然而,对于怎样才算是真正好的大学课堂,我心中至今没有标准答案,并且仍时不时感到困惑。如果非要加以总结的话,我想好的课堂至少应当包含这样两个要素:一,展示专业的学术深度和广度;二,帮助学生训练学科思维。至于教学比赛,在有过两次参赛经历之后,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粗浅的个人认识,与大家分享。
首先,从技术层面而言,需要明确教学展示既源于日常教学但又跟日常教学有所区别。教学比赛有单位时长限定,在较短时间内必须包含导入、展开、讨论、总结等环节,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随意选择参赛题目,而是要从日常教学内容中精心遴选。至于遴选题目的标准,应该是将内容的完整性和内在逻辑张力结合起来,做到围绕一个专题多角度、多层次、环环相扣地加以解剖和探讨。
其次,从选题来看,应当选择那些具有兼具学术基础性和前沿性的问题。这既是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比赛中尤其应当充分贯彻。众所周知,戊戌变法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老生常谈”但又始终具有学术活力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新的史料和前言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本次比赛中,我节选了《百年来戊戌变法相关研究》这一教学专题中的一个子目,聚焦《戊戌政变记》这一百年来戊戌政变的权威叙述文本,结合历史学界和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有关戊戌变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予以探讨,正是基于这一考量。
再者,从多种学科同台竞演的角度来看,教学比赛还应当尽可能地展现各自学科的专业特性。以历史学为例,我们既可以展示史学重视史料实证的求真特质,也可以展现它总是与现实深度关联的“经世致用”性;既可以引领人们认识历史思维的辩证性和科学性,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历史学总是天然地、无处不在地包含着价值观教育。让听众发自内心地感叹“这是真正的历史学课堂”,我想,这不仅是一种现实的比赛策略,也应该成为我们历史学教学的日常目标。
最后,我想说,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和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教师凭借知识垄断就可以主导课堂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去返了。大学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水涨船高,如何更好地上好每一门课,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享受而不是彼此折磨,对我来说会是一个永远的挑战,那就在挑战中前进吧!